[1] |
段秀建, 张巫军, 姚雄, 唐永群, 文明, 李经勇. 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渝香203再生稻再生力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18-125. |
[2] |
胡志华, 徐小林, 李大明, 柳开楼, 余喜初, 叶会财, 胡惠文.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114-121. |
[3] |
李晓颖, 田宇, 赵亮, 陈昌龙, 谢华. 京郊快菜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3): 63-70. |
[4] |
贾振华, 刘方, 宋聪, 黄亚丽, 马宏, 宋水山. Ecc36菌株hrp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HrpNEccPR蛋白的生物学活性[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2): 36-41. |
[5] |
习敏, 吴文革, 汪靖桂, 汪宏伟, 陈刚, 许有尊. 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1): 104-110. |
[6] |
陈鸿飞, 张志兴, 林文雄. 促芽肥对头季稻灌浆后期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3): 127-134. |
[7] |
王萌, 陈国强, 金海燕, 韩晨光, 臧凤艳, 李子芳, 王金龙, 吴锡冬. 密度和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生理性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131-138. |
[8] |
王奕, 范俊山, 尚丽霞, 于志晶, 蔡勤安, 马瑞, 任贤.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30-134. |
[9] |
张海艳. 糯玉米籽粒色素积累规律与营养特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101-104. |
[10] |
赵渊渊, 尚庆茂. 施肥量和烯效唑对番茄穗/砧下胚轴生长发育的调控[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4): 232-238. |
[11] |
李飞, 杨铁钊, 张小全, 武云杰, 李丽华, 康雪莉, 符新妍, 宋洋洋. 不同施氮量烤烟氮素代谢差异及其对香气前体物形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1): 170-177. |
[12] |
郝东旭, 胡景辉. 转基因技术及在大豆中的应用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41-44. |
[13] |
毛笈华, 茅淑敏, 庄飞云, 欧承刚, 赵志伟, 鲍生有. 胡萝卜先期抽薹遗传及环境调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3): 67-72. |
[14] |
刘典三, 刘国顺, 贾芳芳, 史宏志, 高传奇, 何永秋, 彭金梅, 许跃奇, 姚华刚. 不同光强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1): 234-238. |
[15] |
尹国, 任爱民, 韩秋成, 崔明晖, 马维军. 陆地棉胞质不育系下胚轴线粒体DNA制备[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6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