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晓东, 赵斌, 王瑞, 朱斌, 季昌好. 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30-135. |
[2] |
宋向飞, 雷雅坤, 刘宁, 胡景辉, 孙丽敏, 李树仁. 药食同源花叶类植物对高尿酸血症的功效及机理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195-201. |
[3] |
张丽华, 姚海坡, 姚艳荣, 董志强, 吕丽华, 贾秀领. 不同降雨分配年型小麦春灌1水与播期、密度的互作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96-104. |
[4] |
刘猷红, 张俊, 唐傲, 刘凯, 张喜娟, 董文军, 李柱刚, 孟英, 来永才. 播期调控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09-117. |
[5] |
吕丽华, 董志强, 王学清, 刘茜, 张丽华, 贾秀领. 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增产潜力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36-42. |
[6] |
吕丽华, 王学清, 黄冀楠, 张经廷, 董志强, 贾秀领. 不同灌溉集成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特点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6): 219-226. |
[7] |
高培芳, 金永贵, 孙敏, 梁艳妃. 休闲期深松及播期对旱地小麦干物质累积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160-166. |
[8] |
杨燕竹, 杜青, 陈平, 杨文钰, 雍太文. 玉米大豆播期衔接对间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3): 96-102. |
[9] |
孔凡磊, 王兴龙, 李强, 张頔, 豆攀, 朱敏, 程秋博, 袁继超. 川中丘陵雨养条件下春播和夏播玉米生长及产量差异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176-182. |
[10] |
郭宁, 严玛丽, 邵兰军, 周立非, 陈泽鹏, 黄浩, 曾繁东, 林建委, 郭俊杰, 王维. 播期与密度对烤烟群体光合生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53-160. |
[11] |
党红凯, 李瑞奇, 李雁鸣, 李晓爽, 孟建. 播期与接茬方式对夏玉米羧化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90-97. |
[12] |
吕丽华, 董志强, 曹洁璇, 梁双波, 贾秀领, 张丽华, 姚艳荣.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的调控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177-183. |
[13] |
程华, 李琳玲, 王燕, 程水源. 银杏过氧化物酶基因POD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44-51. |
[14] |
吕平, 林明涛. 银杏内酯对活性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清除作用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151-154. |
[15] |
李宁, 翟志席, 李建民, 段留生, 李召虎. 播种期和密度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2): 199-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