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牛润芝, 朱长伟, 姜桂英, 杨锦, 罗澜, 申凤敏, 刘芳, 刘世亮. 豫北潮土区轮耕模式对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182-189. |
[2] |
宋挚, 郭新送, 范仲卿, 洪丕征, 陈士更, 刘同信, 张晶, 张宏, 丁方军, 赵锦彪. 腐植酸等碳替代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3): 158-167. |
[3] |
苏港, 王怡针, 葛均筑, 李子芳, 臧凤艳, 王金龙, 吴锡冬. 绿肥油菜还田时期对不同施氮量下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 121-131. |
[4] |
刘长源, 焦凤丽, 洪圣哲, 孙池涛, 张明明, 张凯, 李全起. 不同覆盖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46-252. |
[5] |
李金婷, 韦锦坚, 韦持章, 农玉琴, 骆妍飞, 陆金梅, 廖春文, 覃潇敏. 茶树/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282-288. |
[6] |
宋雅欣, 赵同科, 安志装, 马茂亭.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06-311. |
[7] |
赵泓凯, 张潇屹, 曾慧云, 邓婧涵, 陈晓峰, 宋丽芬.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不结球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S1): 312-319. |
[8] |
黄尚书, 孙永明, 江新凤, 吴艳, 林小兵, 何绍浪, 余跑兰, 熊文, 雷礼文. 有机肥全量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土壤养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4): 163-171. |
[9] |
刘明月, 张凯鸣, 毛伟, 居静, 宓文海, 赵海涛. 有机肥长期等氮替代无机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3): 133-141. |
[10] |
李晓娜, 闫林峰, 赵春桥, 张微微, 王超, 史瑞双, 万秀云, 武菊英. 行间生草覆盖对延怀盆地葡萄园沙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315-321. |
[11] |
姜莉莉, 王开运, 武玉国, 王开元, 王红艳. 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41-147. |
[12] |
杨小玲, 仝雅娜, 华明艳, 宋兰芳, 马洪英, 张淑香. 基于高肥力设施土壤蔡-18菌液替代化肥 对黄瓜生长与土壤生态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4): 153-160. |
[13] |
刘艳, 孙文涛, 邢月华, 蔡广兴. 长期施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106-113. |
[14] |
覃潇敏, 黄少欣, 韦锦坚, 李金婷, 陈杏, 骆妍妃, 韦持章. 茶树/大豆间作对茶树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29-135. |
[15] |
常洪艳, 王天野, 黄梓源, 白义晨, 王呈玉, 刘淑霞. 秸秆降解菌对秸秆降解率、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6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