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晓龙. 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研究[J]. 作物学报, 1982, 8(2): 87-93.
[2] 刘桂茹, 张荣芝, 卢建祥, 等. 小麦耐旱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17(4): 43-47.
[3] 张夫道, 氮素营养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4(4): 331-338.
[4] 林明, 马光辉, 朱新开, 等. 氮肥运筹对优质小麦9528的调控效应[J]. 江苏农业研究, 2000, 21(1): 16-19.
[5] 李巧玲, 冯伟. 氮用量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同化物供应及籽粒灌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20(3): 138-140.
[6] 郭天财, 曹广东. 小麦籽粒品质[M]. 小麦品质生态.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19.
[7] 徐兆华, 张艳, 夏兰芹, 等. 中国冬播小麦品种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分析[C] //何中虎.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5: 376-380.
[8] 何照范. 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 北京: 中国科学出版社, 1985: 290-294.
[9] 李金才. 品种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6, 23(4): 461-465.
[10] 梁灵, 魏益民, 张国权, 等. 小麦淀粉膨胀体积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23(1): 34-36.
[11] 师俊玲, 魏益民, 张国权, 等. 蛋白质和淀粉对面条类制品微观结构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20(4): 72-74.
[12] 李继刚, 梁荣奇, 张义荣, 等. 糯性普通小麦的产生及其淀粉特性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21(2): 10-13.
[13] 李淑文, 文宏达, 薛宝民, 等. 小麦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J].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23(4): 131-135.
[14] 王晨阳, 马冬云, 郭天财, 等. 不同水、氮处理对小麦淀粉组成及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4, 30(8): 739-744.
[15] 姚大年, 李保云, 梁荣奇, 等.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种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5(3): 25-29.
[16] 姚大年, 李保云, 朱金宝, 等. 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及面条品质预测指标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1999, 32(6): 84-86.
[17] 阎凌云, 赵喜茹, 郭天财, 等. 土壤质地对冬小麦淀粉组分累积动态及其直支比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06(10): 18-21.
[18] 李东方, 李世清, 张胜利.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干物质运移及其对氮的反映, 2006(8): 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