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万军,杨文钰,徐精文,等. 始穗后弱光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特性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2,20(3):205-208,278.
[2] 刘科,何爱斌,江龙彪,等. 遮光对超级杂交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4):58-61.
[3] 牟会荣,姜东,戴廷波,等. 遮荫对小麦旗叶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2):599-606.
[4] 唐玲,李倩中,荣立苹,等. 盐胁迫对鸡爪槭幼苗生长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5,26(10):2050-2055.
[5] 战吉成,王利军,黄卫东. 弱光环境下葡萄叶片的生长及其在强光下的光合特性[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3):75-78.
[6] 李冬梅. 光周期诱导设施桃树休眠的生理生化变化及蛋白质组学初探[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2.
[7] 徐建堂,祁建民,林荔辉,等. 红麻光周期诱导下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1):10-13.
[8] 郝建博. 遮光对桃树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9] 尹淑丽,张月辰,陶佩君,等. 苗期日照长度对红小豆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8):2286-2293.
[10] 李娅莉. 不同光周期对山茶花成花影响的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11] 符冠富,李华,陶龙兴,等. 灌浆期遮光对水稻籽粒生长和Q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9,28(3):438-444.
[12] 邹琦.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3] Read S M,Northcote D H. The variation of transition lo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amplitudes of initial disturbances[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2010,116(6):1109-1115.
[14] 白宝璋,靳占忠,李存东. 植物生理学试验教程[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15] 张建新,颜潫,方炎明. 遮光对臭牡丹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3,22(1):88-93.
[16] 姜楠,陈温福. 遮光对不同穗型粳稻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5,46(1):1-6.
[17] 张依,卓丽环,汪成忠. 遮光对紫叶加拿大紫荆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6):52-56.
[18] 朱婷婷,王懿祥,朱旭丹,等. 遮光对木荷和枫香光合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7,34(1):28-35.
[19] 李琪,王清,王连喜,等. 花后遮光渍水对南京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2017,33(3):555-560.
[20] 缴丽莉,路丙社,周如久,等. 遮光对青榨槭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7,34(1):173-178.
[21] 尹宝重,陶晡,张月辰. 短日照对不同叶龄红小豆幼苗的诱导效应[J]. 作物学报,2011,23(8):1475-1484.
[22] 宋艳霞,杨文钰,李卓玺,等. 套作遮荫对大豆不同品种苗期氮代谢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3):390-394.
[23] 李天,大杉立,山岸徹,等. 灌浆结实期弱光对水稻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6):545-550.
[24] 王贺正,马均,李旭毅,等. 水分胁迫对水稻结实期一些生理性状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6,32(12):1892-1897.
[25] 贾士芳. 生育后期遮光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