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锦锦, 王云平, 王筱, 张书兴, 王学敏. MsWRKY33蛋白的抗体制备及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1, 36(6): 63-70. |
[2] |
段秀建, 张巫军, 姚雄, 唐永群, 文明, 李经勇. 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渝香203再生稻再生力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S1): 118-125. |
[3] |
寇江涛.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的生理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33-140. |
[4] |
胡志华, 徐小林, 李大明, 柳开楼, 余喜初, 叶会财, 胡惠文. 土壤改良剂对中稻-再生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1): 114-121. |
[5] |
尹国, 路正营, 李世云, 韩永亮, 张朝军, 李付广. 利用RNAi研究棉花SSH文库上调表达EST的功能[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1): 71-79. |
[6] |
任伟, 王嘉莹, 任华华, 王英哲, 王梦寒, 徐安凯. PuCAT/Bar抗逆抗除草剂基因共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S1): 1-6. |
[7] |
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陈德经, 张兴昌, 裴金金, 冯佰利. 硒胁迫对紫花苜蓿硒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效应[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2): 226-231. |
[8] |
习敏, 吴文革, 汪靖桂, 汪宏伟, 陈刚, 许有尊. 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7, 32(1): 104-110. |
[9] |
韩志顺, 郑敏娜, 梁秀芝.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紫花苜蓿固氮效能及生物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214-219. |
[10] |
陈鸿飞, 张志兴, 林文雄. 促芽肥对头季稻灌浆后期叶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3): 127-134. |
[11] |
代惠萍, 赵桦, 贾根良, 冯佰利. Zn和EDTA对紫花苜蓿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114-119. |
[12] |
陆玉建, 石东里, 张兰, 田莎, 张韩杰, 刘南南. 大肠杆菌otsA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小麦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1-7. |
[13] |
王奕, 范俊山, 尚丽霞, 于志晶, 蔡勤安, 马瑞, 任贤. 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5): 130-134. |
[14] |
李立辉, 王岩, 胡海燕, 赵天宏, 郭书嫄, 王伟, 姚欣. 初花期干旱对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光合特征及荧光参数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126-131. |
[15] |
李强, 苏同兵, 于拴仓, 张凤兰, 余阳俊, 张德双, 赵岫云, 汪维红, 卢桂香, 朱月林. 大白菜LBD基因参与愈伤组织发生及植株再生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3): 8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