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振升, 张慎举, 皇甫自起, 苏天增, 侯乐新. 豫东平原高产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结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2): 122-127. |
[2] |
崔振岭, 陈新平, 张福锁, 徐久飞, 石立委, 李俊良. 华北平原小麦施肥现状及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1): 224-229. |
[3] |
许为钢, 周阳, 胡琳, 达龙珠, 王根松, 徐向阳, 黄惠, 康明辉, 赵献林. 杂种小麦产量结构优化模式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9, 14(1): 11-17. |
[4] |
马瑞昆, 贾秀领, 蹇家利, 刘淑贞, 鲁建立. 冬小麦基因型离体叶片失水与产量结构和植株性状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1998, 13(3): 5-10. |
[5] |
高胜国.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及利用[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1): 130-131. |
[6] |
雷振生, 林作楫, 杨会民, 陈钦高. 黄淮麦区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6, 11(1): 70-75. |
[7] |
李良翰, 匡明纲, 段玉春, 冯建忠, 张振波. 晚熟优质浓红型苹果新品种──国红[J]. 华北农学报, 1995, 10(4): 123-124. |
[8] |
陈奇恩, 翁惠玉, 任平合, 武宗信, 苏彩虹. 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1989, 4(1): 60-67. |
[9] |
韩慧君, 赵继玉, 韩湘玲. 黄淮海平原棉花品质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87, 2(4): 139-143. |
[10] |
姚建民. 晋南盆地小麦产量结构与产量水平关系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87, 2(1): 43-48. |
[11] |
郝敬政, 孟令功, 安英杰, 王玉琢, 白凤翔. 承德无角山羊调查研究报告[J]. 华北农学报, 1964, 1(4): 53-58. |
[12] |
. 编后语[J]. 华北农学报, 1964, 1(3): 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