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丽娜, 闫艳, 梅沛沛, 陈士林, 黄收兵, 王璞. 不同玉米品种冠层光分布和湿度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06-112. |
[2] |
程胜群, 吕文河, 高艳玲, 白艳菊, 范国权, 张威, 张抒, 邱彩玲, 申宇, 董学志, 白雅梅. 马铃薯S病毒RT-qPCR通用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6): 187-194. |
[3] |
侯丁一, 张晓萝, 康立茹, 赵君, 张之为. StBAG3基因介导的马铃薯对晚疫病抗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20, 35(3): 193-199. |
[4] |
付炳堃, 刘天丽, 孙梦遥, 曹之富, 王倩. 种植密度对快菜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19-123. |
[5] |
冯雷, 唐光木, 徐万里, 耿增超, 孙宁川, 廖娜. 棉秆炭施用方式对新疆灰漠土棉花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1): 188-195. |
[6] |
任永峰, 黄琴, 王志敏, 赵沛义, 高宇, 连海飞. 藜麦植株养分积累对源库调节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5): 151-159. |
[7] |
张向前, 刘良柏, 乔玉强, 曹承富, 陈欢, 王平信, 郭然, 刘飞, 杜世州, 赵竹, 李玮. 多穗型品种华成3366减氮增密绿色增产稳产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8, 33(4): 181-188. |
[8] |
马波波, 王梦雅, 王娟, 符云鹏, 侯振武, 代晓燕, 郭世英.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田间光照强度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6): 125-130. |
[9] |
张毓妹, 王志, 毕铭照, 张汀, 杨文香, 刘大群.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室内药剂筛选与复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S1): 245-250. |
[10] |
张向前, 钱益亮. 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光合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174-180. |
[11] |
张向前, 杜世州, 曹承富, 乔玉强, 赵竹, 张耀兰. 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2): 133-140. |
[12] |
张洪伟, 李继刚, 郑建坡, 曲占良.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相关基因StDIR1的克隆与表达[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2): 23-29. |
[13] |
江厚春, 李宝聚, 石延霞, 谢学文, 吕国华. 辣椒疫病土壤和种子带菌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1): 233-237. |
[14] |
杨继峰, 朱小琼, 国立耘, 周洪友. 内蒙古西部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分布及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5): 16-20. |
[15] |
郭景旭, 李子钦, 张辉, 包玉英. 胡麻枯萎病生防放线菌的抗菌活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4): 141-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