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泳超, 燕博文, 曹红章, 王山聪, 马梦金, 张俊杰, 郭家萌, 王浩, 邵瑞鑫, 杨青华. DA-6与CCC复配对密植下玉米叶片光合及抗早衰能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4): 90-102. |
[2] |
卢柏山, 董会, 徐丽, 史亚兴, 赵久然, 樊艳丽, 俞嫒年. 甜玉米籽粒不同采收期含水量与物性品质的相关性[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69-77. |
[3] |
成业, 么大轩, 刘云婷, 胡文静, 段会军.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甜质突变体侧翼序列克隆[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28-31. |
[4] |
和凤美, 朱芮, 朱永平, 覃鹏. 超甜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142-145. |
[5] |
田晓东, 边大红, 蔡丽君, 刘梦星, 曹立燕, 崔彦宏, 张凤路. 高密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夏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S1): 249-254. |
[6] |
冯金凤, 赵广才, 张保军, 常旭虹, 王德梅, 杨玉双, 范仲卿. 化学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旗叶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3, 28(S1): 142-146. |
[7] |
葛超, 王孝杰, 徐娥, 卢翠华, 杨正伟, 娄志东, 武翠. 化学调控剂与钾肥互作对辽南地区玉米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S2): 114-117. |
[8] |
张银燕, 高丽红, 周文萍, 李志芳. 间作三叶草对大田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S1): 236-238. |
[9] |
刘云, 梁玉芹, 刘文, 赵海增, 宋炳彦. 设施蔬菜简化栽培的技术方法探讨[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45-348. |
[10] |
冯颖竹, 谢振文, 贺立红, 余土元, 陈惠阳. 光强因子对甜糯玉米光合作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3): 132-136. |
[11] |
雷振生, 徐立新, 吴政卿, 林作楫, 宋玉立, 郑飞, 杨会民, 马君. 水肥运筹和化学调控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4): 71-74. |
[12] |
胡颖敏, 朱亚萍, 李冬梅. 甜玉米含糖量与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S1): 30-32. |
[13] |
陈永欣, 翟广谦. 甜糯玉米采收与保鲜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4): 87-91. |
[14] |
谢德意, 赵伯善. 添加物对粪肥堆腐过程中尿囊素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0, 15(3): 114-117. |
[15] |
刘雅楠, 曾孟潜, 叶松青. 甜玉米新种质生化成分的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2):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