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磊, 万敬敬, 杜雄, 崔彦宏, 党红凯, 李科江. 河北省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特征[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4): 177-183. |
[2] |
温立玉, 宋祥云, 刘树堂, 王飞, 宋增强. 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钾素演变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2): 199-203. |
[3] |
孙世刚, 李英杰, 张建斌. 河北省山前平原粮食生产能力估算[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S1): 344-348. |
[4] |
张文宗, 王鑫, 康西言, 魏瑞江, 刘晶淼, 张超. 河北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S2): 367-372. |
[5] |
卢树昌, 贾文竹. 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现状及演变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5): 219-222. |
[6] |
张翔, 范艺宽, 毛家伟, 孙春河, 桂言伟, 陈启龙. 不同种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对烟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8, 23(4): 208-212. |
[7] |
张伟华, 芦永兴, 吕粉桃, 史长青, 周心澄. 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土壤现代冰卷泥发生及其历史演变[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S1): 69-72. |
[8] |
赵建成, 李琳, 李盼威, 武明录, 尚辛亥, 李凤岚. 河北省珍稀濒危高等植物资源及其保护对策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04, 19(2): 108-114. |
[9] |
郭秀林, 白小梅, 王艳华, 崔四平, 李广敏. 光合复合菌对冬小麦初生根和次生根生长发育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0, 15(2): 144-144. |
[10] |
仇松英, 许钢垣, 武计平, 逯腊虎. 山西省冬小麦品种演变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99, 14(2): 11-14. |
[11] |
姚炳贵, 姚丽竹, 王萍, 张玺, 王德芳. 津郊潮土磷素组成及其演变规律的定位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3): 94-100. |
[12] |
王娟玲, 乔蕊清, 许钢垣, 谢福来, 武计萍, 仇松英.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演变的辈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2): 23-28. |
[13] |
崔淑芳, 王志忠. 陆地棉新品系冀资123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1): 129-130. |
[14] |
高胜国. 河北省小麦品种抗锈性鉴定及利用[J]. 华北农学报, 1997, 12(1): 130-131. |
[15] |
马仲实, 李保兰, 丁军. 冀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对棉铃虫种群数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95, 10(S1): 12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