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桂明珠,胡宝忠.小浆果栽培生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6-115.
[2] 李文钿.中国沙棘花部形态学和胚胎学研究,雄花的形态发育[J].林业科学,1998,24(3):276-281.
[3] 解思敏,兰彦平,阎月琴.杏花器发育状况对座果与果实 发育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4 (1): 60-63.
[4] 蒋迪军,牛建新,刘红.草莓小孢子细胞学发育时期与 花器形态相关性研究m.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4):275-280.
[5] 王军,尹立荣,宋润刚,等.东北山葡萄花芽分化的研究 m.特产研究,1994,(3):6~9.
[6] 李小燕,李连国,宋相瑞.葡萄花粉性细胞发育过程[A].张上隆,陈昆松.园艺学进展fq.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994.197-198.
[7] 乌兰巴特.聚乙二醇预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42-43.
[8] 刘萍,吴长发.俄罗斯大果沙棘培育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2):46-47.
[9] 林彩虹,雅玉贵,马碾超,等.沙棘及其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6) =74.
[10] 陈丽萍.提高沙棘扦插育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内蒙 古农业科技,2001,(职教专辑):72-73.
[11] 刘瑞香,杨吉力,高丽.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在不同 土壤水分条件下保护酶系统和丙二醛的变化华北 农学报,2006,21 (2): 87-91.
[12] 于俊平,朱跃芳,刘秀莲,等.浅谈沙棘的植苗造林技术及其利用价值[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0,(4):24-25.
[13] 徐明,贺庆棠.几种植被能量平衡的差异[J].华北农 学报,1994,9(2):81-87.
[14] 运丹,姜俊,李琪.芝麻花芽分化的序列性与提 髙结蒴途径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10(2):57-61.
[15] 李堃,张秀荣,都桂芳.俄罗斯沙棘花粉的观察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10(3):2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