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衡水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棉花生产,但干旱缺水。平均年降雨量531.8毫米,春季占全年降雨量的10%,夏季占70%。雨量偏少,而且季节分配不匀。地下水资源贫乏,利用率较低,地表水、地下水可利用资源总计10.83亿立米,每亩耕地平均占有水量27立米。近年来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由于水资源严重不足,以致50%以上耕地无水可浇或只能浇极少量的水。因此,旱地棉田的抗旱播种,抗旱保苗是增产保产的关键。为了探索旱地棉田节水保苗技术, 研究其保产效果,1982年我们进行了不同方式的造墒保苗试验。
王品杰, 马文秀, 袁克俭. 旱地棉田节水保苗保产效果的研究初报[J]. 华北农学报, 1983, 1(3): 17-18,16. doi: 10.7668/hbnxb.1983.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