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秋圆, 赵帅兵, 梁贺, 刘晔, 崔燕妮, 彭廷, 赵全志, 张静. 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土壤细菌群落特征与生态功能预测[J]. 华北农学报, 2022, 37(5): 140-149. |
[2] |
刘青松, 贾艳丽, 肖宇, 徐玉鹏, 阎旭东. 不同处理条件下苜蓿品质特性变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S1): 114-118. |
[3] |
黄媛媛, 马慧媛, 黄亚丽, 邢慧珍, 徐炳雪, 贾振华, 郑立伟. 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生物指标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9, 34(6): 160-169. |
[4] |
史建硕, 张彦才, 王丽英, 李若楠, 任燕利, 翟凤芝, 孙璇. 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以及磷素吸收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S1): 36-40. |
[5] |
丁位华, 冯素伟, 姜小苓, 宋欣密, 王丹, 茹振钢. 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生育前期光合生理特性及物质积累变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6, 31(2): 120-124. |
[6] |
张立杰, 麻艳超, 李康, 东方阳, 王建设. 黄瓜无苦味种质资源的SSR标记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2): 140-144. |
[7] |
李宇虹, 刘朋朋, 严正娟, 陈清. 菜田土壤有效磷供应临界指标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S1): 345-351. |
[8] |
邢海峰, 高炳德, 樊明寿, 白艳姝. 马铃薯硒素吸收分配规律及硒肥效应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6): 213-218. |
[9] |
张胜, 白艳殊, 崔艳, 于卓. 马铃薯硼素吸收分配规律及施肥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194-198. |
[10] |
赵洪亮, 马瑞昆, 贾秀领, 侯立白, 刘恩才. 不同冬小麦品种的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差异及对供水的反应[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6): 153-157. |
[11] |
李世娟, 周殿玺, 诸叶平, 李建民, 兰林旺. 水分和氮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2, 17(1): 69-75. |
[12] |
吴云霞, 吕英. 氮磷钾在烤烟不同生育时期茎叶中的动态分布[J]. 华北农学报, 2000, 15(S1): 194-196. |
[13] |
张喜英, 由懋正, 王新元. 不同时期水分调亏及不同调亏程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1999, 14(2): 79-83. |
[14] |
李学真, 高俊山, 马德新. 糜营养器官形态解剖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89, 4(3): 42-48. |
[15] |
田福生. 棉花纤维的强力和成熟度与气温日照关系的初步分析[J]. 华北农学报, 1985, 1(4): 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