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凤芝, 温立斌, 何孔旺, 姚火春, 王小敏. 类猪圆环病毒P1VP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特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 30(4): 90-94. |
[2] |
谢三磊, 王雯慧, 孙惠玲. IHNV核衣壳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4, 29(3): 36-40. |
[3] |
高瑞珍, 程兆榜, 杨荣明, 朱凤, 季英华, 任春梅, 吴丽莉, 周益军, 范永坚. 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J]. 华北农学报, 2012, 27(5): 174-178. |
[4] |
段灿星, 彭高松, 朱振东, 李洪杰, 王晓鸣. 抗感水稻品种受灰飞虱为害后叶片活性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6): 207-211. |
[5] |
陈柳, 余斌, 云涛, 倪征, 华炯钢, 李双茂. 具有荧光标签的猪瘟病毒Erns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J]. 华北农学报, 2011, 26(1): 26-30. |
[6] |
周彤, 吴丽娟, 王英, 程兆榜, 季英华, 范永坚, 周益军.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6): 128-131. |
[7] |
王芳, 胡波, 任雪枫, 范志宇, 张则斌, 徐为中, 何孔旺. 新西兰白兔γ-干扰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测定[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3): 9-13. |
[8] |
田飞鹏, 曹轶梅, 卢曾军, 孙普, 高云英, 刘在新. 共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 1-5. |
[9] |
刘爱芝, 韩松, 梁九进.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介体昆虫控制玉米粗缩病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6): 219-222. |
[10] |
石生林, 刘彦群, 潘敏慧, 鲁成.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1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2): 42-46. |
[11] |
赵娜, 田宏, 吴锦艳, 满自萍, 尚佑军, 何生虎, 刘湘涛.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的克隆及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1): 83-86. |
[12] |
邸垫平, 苗洪芹, 路银贵, 田兰芝. 灰飞虱体内沃尔巴克氏体的检测[J]. 华北农学报, 2009, 24(1): 178-180. |
[13] |
范晓军, 曹建斌, 许成钢, 付月君, 张志云, 梁爱华. 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的杀虫活性和安全性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5): 161-164. |
[14] |
秦玉金, 鞠国钢, 胡荣利, 沈琴堂.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初探[J]. 华北农学报, 2005, 20(S1): 172-176. |
[15] |
苗洪芹, 杨彦杰, 李双月, 邸垫平, 路银贵. 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虫量、不同播期对玉米粗缩病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1, 16(2): 104-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