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0年, 第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0-12-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李修庆, 邓茉莲, 王增裕, 陈德富, 王韵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海藻酸钙凝胶包裹胡萝卜、根芹与小麦的体细胞胚制作的人工种子在无菌和有菌条件下皆可发芽成苗.
  • 刘福在, 张满贵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结果表明,糜子小孢子发生与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过程,与稻麦等禾本科作物相似:减数分裂属顺序型,一般形成等面形四分体;也观察到线形、T形及各种倾斜形的四分体;小孢子经两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三核型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为球形,具一个萌发孔,直径48(45~52)μm.花粉发育过程中,生殖细胞的运动、淀粉积累时期及花粉粒体积增大动态的观察结果与一些报道不同.糜子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与花药长度存在密切关系,而花药长度随时间呈S形增长方式.本文利用上述关系求得小孢子发生与花粉发育各阶段的经历时间.
  • 苗果园, 张云亭, 侯跃生, 尹钧, 王士英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内人工控制条件下,对17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行低温春化处理(0,10,20,30,40,50,60,70天)和光长处理(6,10,14,24小时)试验.初步揭示了温、光对供试品种的单独效应规律.提出了高温与光长对小麦品种的离析作用,解释了不同品种的自然生态适应性,进一步明确了品种对温光反应是一种数量累积效应,并根据数量变化的量与质的关系进行了断截分类.
  • 范光年, 王培, 方仁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来源于16个小麦基因型在有、无灌溉条件下,旗叶保卫细胞长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灌溉及基因型和灌溉互作与旗叶保卫细胞的长度及其分布有密切关系.在灌溉条件下,旗叶保卫细胞相对较短,分布范围较集中,在旱地中,旗叶保卫细胞相对较长,分布范围也较集中.在水地和旱地中,小麦旗叶保卫细胞长度分布相同者一般为耐旱性较强的品种.反之,则为耐旱性较差的品种.
  • 赵彬, 范濂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个冬小麦单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遗传力、遗传进度和杂种后代品质性状表现在年份间的稳定性等分析方法,对小麦几种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早代选择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值、容重的遗传力较高,蛋白质含量和单株蛋白质产量的遗传力较低.沉淀值、蛋白质产量在各杂种早代的相对预期遗传进度均在20%以上.不同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所表现出的稳定性不同.
  • 张瑞霞, 胡荣海, 耿庆汉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选取300份春小麦品种,1988年在北京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利用反复干旱法测定的存活率是准确有效的抗旱性鉴定指标之一.抗旱性强的春小麦品种具有细胞膜比较稳定、积累干物质较多、保水力强等特点;叶片离体6小时后的失水率、相对电导率和叶片干鲜比是鉴定种质资源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甘肃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3个生态地区分布着较多的春小麦抗旱品种.
  • 朴钟泽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产生分化能力不同的无性系,在分化培养基上的分析结果表明,具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DNA、RNA、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丧失分化能力的无性系;DNase、RNase活性也有差异,但不明显;RNA、碱基组分中嘧啶/嘌呤值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生化代谢上的差异在组织分化盛期表现最显著.有分化能力的无性系在分化过程中,产生与组织分化有关的蛋白质谱带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淀粉酶同工酶带与组织分化关系不明显.
  • 赵淑玲, 李洪, 王殿瀛, 郭桂兰, 王玉文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30个有代表性的谷子品种在全国10个生态点的试验材料,研究谷子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品种间及地区间差异,同时对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生态环境对谷子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有很大的影响,蛋白质和脂肪随纬度和海拔的增高而增加,而淀粉则相反.对光照时间敏感的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高,淀粉含量低.②不管是来自北部高原北片的品种还是全国各地的品种种植在北部高原北片,其蛋白质、脂肪的平均含量均最高.③蛋白质、脂肪、淀粉三者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关系,高蛋白质,高脂肪有可能结合于同一基因型.
  • 王畅, 林秋萍, 贡冬花, 李普安, 张赞平, 付国占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87~1988年,分别在大田和遮雨塑料棚条件下,测定并分析了三个抗性不同的夏玉米杂交种与干旱适应性有关的一些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夏玉米杂交种受旱后,对干旱均表现出了程度不同的适应性;高抗杂交种以较强的根系活力、气孔调节能力和广泛的水分适应性体现其抗旱性,在耐旱性上则主要表现为受害后叶绿素含量较稳定,膜损伤小,游离脯氨酸积累量大.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其抗旱系数大,经济产量高.此外,还对夏玉米抗旱机理以及气孔扩散阻力、游离脯氨酸积累与抗旱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 邓德旺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陆地棉全株有色素腺体与无色素腺体的品种杂交而获得的6世代群体,研究了植株13个器官色素腺体的分布.基于器官上色素腺体的有无,发现植株色素腺体的空间分布具有10种模式.每一模式代表着植株色素腺体密度的特定等级,不同模式所包含的着生色素腺体器官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同一模式中各器官的色素腺体密度与其群体平均密度值的差亦不同,据此,作者提出了色素腺体的早生器官、迟生器官、同生器官和缓生器官的概念,并运用空间分布模式,为在实践中选样或保留理想模式提出了更为可靠的方法.
  • 魏乃荣, 陆长苹, 李云华, 刘文明, 李素文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青椒单果重、果长、果宽和果肉厚等4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4个果实性状的Vg/Vs比值均大,说明这些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大.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参与的组合,其F1在这一性状上的实测值也较高.各性状配合力总效应值与实测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②4个果实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因此这4个性状的变异,大部分可固定遗传给后代,由F1表现可以预测F2表现的趋势.③4个果实性状的亲子间呈显著正相关,可根据双亲的平均值(MP)推断F1相应的表现.
  • 胡洽, 俞世敏, 何毅清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甜杂二号甜椒为新育成的一代杂种,其植株生长势旺、早熟、丰产、座果率高,连续结实性好,抗TMV病毒能力强.果实绿色灯笼形,味甜质脆,适宜保护地栽培,比对照茄门,同丰37、同丰16、早熟3号等增产31%以上,增值26%以上.198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现已成为北京保护地甜椒生产主栽品种之一.全国20个省市均有试种,反映良好.
  • 姜毓钧, 李继蓉, 刘玉堂, 孙顺清, 李千军, 李建功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猪胆囊造瘘的新术部确定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先后对53头猪成功地进行了胆囊造瘘术,并对胆汁引流特点及胆红素含量进行了观测.胆汁的引流量随猪的不同个体及距手术完成的时间长短而显现差异.引流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术后1~5天为引流的高峰期.胆汁引流量于每日6、12和18点时出现三次峰值,并都与饲喂时间吻合.引流的肝胆汁中胆红素含量低于胆囊胆汁.引流期中肝胆汁的胆红素含量不随引流时期变化.补饲胆盐的试验组胆汁引流量极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1),并基本呈稳定上升趋势,引流第20~30天达最高峰,而对照组引流量在前5天为最高峰.补饲胆盐可促进食欲,因而增长了体重(P<0.05)和耗料(P<0.05).
  • 于增寿, 黄德明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土壤样品置于康维皿外室,硼酸吸收液于内室,利用碱解扩散法直接测定土壤有效氮,最理想的还原剂是Devarda合金.土样、还原剂、氢氧化钠溶液的最佳配比是5克(土样):0.2克(代氏合金):5ml(1.0N NaOH溶液).30℃恒温条件下反应4小时,土壤硝态氮的还原率为90%左右,铵态氮的回收率为95%以上,并包括少量水溶性和极易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有机态氮.上述方法所测土壤有效氮称为“改进康维法土壤碱解氮”,其与土壤N-min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82(n=10).和一般的康维法比较,用改进康维法测定碱解氮所用时间减少5/6,并更能代表土壤供氮能力.该方法还可用于土壤N-min的简化测定.
  • 李淑筠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和植株中的钼是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定量分析检出范围是pp~m-pp~b数量级,采用极谱法分析可获得满意的结果.钼的极谱效应是在硫酸—苯羟乙酸—氯酸钾底液体系中进行,影响极谱行为的因素很多.本试验着重研究土壤和植株中钼的测定条件,经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样品检验,相关性良好.现己在生产和科研上运用.
  • 顾慰连, 戴俊英, 苏正淑, 沈秀英, 郑波, 张毅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NP作种肥以及0.1%Zn++,BR(油菜素内酯)浸种均可提高玉米的耐冷性.低温胁迫下,NP、Zn++及BR处理均能降低叶细胞质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气孔阻力,使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单株籽粒产量增加.晚播玉米开花期叶面喷施0.5%PK、20ppmGA3、0.05%Zn++、1ppmBR皆有缓解低温影响,增加可育粒,减少秕粒和秃尖,以及增加百粒重的作用.
  • 黄仲生, 杨玉茹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黄瓜枯萎病致病菌经作者鉴定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在防治上,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经过1988~1989年多点试验,防治效果达93.10~94.76%,增产28.57~30.73%.
  • 崔景岳, 王宝升, 苏骏, 张书芳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内条件下,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中的四个品系对我国北方主要蛴螬敏感性进行测定表明:Steinernema glaser NC34对暗黑金龟子Holotrichia morosa(Waterh)幼虫具有较高致病力,2000~4000条/头致病率达到90.0~93.3%,Steinernemasp.NC513致病力稍差,S.feltiae Agriotos及S.bibionis Otis更差.大黑金龟子对上述四个线虫品系均不敏感.研究表明,线虫在土壤中可以自由移动寻找寄主,与寄主接触48小时后即可使寄主发病.线虫在体内发育繁殖,使寄主体内物质消耗殆尽,表皮破裂后线虫进入土壤寻找新的寄主,6天之内即可在新寄主上寄生增殖,形成新的传染病原.
  • 张振臣, 周汝鸿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结线虫病对烟草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受根结线虫危害后,烟叶中蛋白质含量升高,而还原糖和烟碱含量下降.根据研究结果组建了根结线虫初始密度与烟草相对产量、线虫初始密度与病情,以及病情与产量损失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 李明远, 严红, 柯常取, 曾丽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项研究观察了番茄早疫病菌在PD液体培养基上毒素产生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加长,毒素的致病力迅速增长,培养40天时致病力达最高值,再延长培养时间,毒力开始逐渐降低.滤液的透光率基本上可反映毒素的含量,透光率达最低值时,滤液中毒素含量最高.
  •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记述了中国蜡蝉总科广颖蜡蝉属的二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二新种分别为武夷广颖蜡蝉(C.Wuyishanana Wang etHuang n.sp.)和福建广颖蜡蝉(C.fujianensis Wang et Huang n.sp.).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