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学报 ›› 1985, Vol. 1 ›› Issue (2): 72-73. doi: 10.7668/hbnxb.1985.02.024

所属专题: 小麦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疆小麦叶锈菌与北京、河北小麦叶锈菌的毒性比较研究

朱之堉1, 阚玉文1, 王蕊枝1, 冯祖寿2, 王琳清3   

  1. 1. 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2. 新疆八一农学院;
    3. 中国农科院原子能研究所
  • 出版日期:1985-06-28

1   

  • Published:1985-06-28

摘要: 用新疆和北京、河北的小麦叶锈菌群体对新疆和中国农科院原子能所和新疆的小麦品种(系)交互接种测定毒力频率值.试验结果表明,感病材料对两地的小麦叶锈菌群体所测得的毒力频率值差异不明显,都为高值.而高抗和中抗材料所测得的毒力频率值表明新疆的叶锈菌群体的毒力高于北京、河北.本试验也鉴定了新疆和北京、河北叶锈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在新疆的小麦叶锈菌群体中,洛10类群(对洛夫林10有毒力的类型)的出现频率相当高,占所测标样的44%,而北京、河北的仅占10%.这就提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新疆的小麦品种感病的较多,是否与新疆的小麦叶锈菌的毒力较强和洛10类群占的比例较高有关为此我们建议,在小麦抗锈性测定中,最好用当地的叶锈菌群体来测当地的小麦品种(系)和拟采用的抗源,将对抗锈育种提供更直接和有用的信息和依据.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新疆的小麦叶锈菌与北京、河北的叶锈菌在毒性方面的差异,从而为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抗病育种,应采用当地的叶锈菌群体来测定当地的小麦品种(系)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本文

朱之堉, 阚玉文, 王蕊枝, 冯祖寿, 王琳清. 新疆小麦叶锈菌与北京、河北小麦叶锈菌的毒性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85, 1(2): 72-73. doi: 10.7668/hbnxb.1985.02.024.

使用本文

0
    /   /   推荐 /   导出引用

链接本文: http://www.hbnxb.net/CN/10.7668/hbnxb.1985.02.024

               http://www.hbnxb.net/CN/Y1985/V1/I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