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学报 ›› 1984, Vol. 1 ›› Issue (4): 49-54. doi: 10.7668/hbnxb.1984.04.014
所属专题: 小麦;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朱之堉1,2, 王焕如1,2, 王蕊枝1,2, 阚玉文1,2
出版日期:
1,2
Published:
摘要: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冬小麦室和河北农大植保系小麦叶锈病研究室协作进行小麦品种抗叶锈性测定的研究已经多年。过去沿用由鉴别寄主鉴定出的叶锈菌的优势小种和有潜在危险的洛10类群对供试小麦材料在温室苗期进行多小种测定,和在大田用混合菌种进行成株期抗叶锈性测定,为抗叶锈育种提供情报。但小麦叶锈菌的群体组成是士分复杂的。赵兰波等对小麦叶锈菌与小种致病异质性进行了研究,证明用有限的鉴别寄主所鉴定为同一的小种,其致病力可以不同。袁景顺进行的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研究指出,用叶锈菌全国统一鉴别寄主鉴定出的小种60白勺83个菌株,用5个对叶锈菌能抵抗的抗源代替原鉴别寄主中与生产无关的寄主来重新进行鉴定,则小种60的不同菌株可以被区分为12个小种。说明统一鉴别寄主的鉴别作用和它们的有用性的局限性。邓福友、汪宜董对小麦叶锈菌进行群体分析,一从已被鉴定为叶3小种中随机选择25个夏抱子堆,经繁殖后分别进行鉴定,一个小种句一以进一步区分出15个小种。
朱之堉, 王焕如, 王蕊枝, 阚玉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十九个小麦品种与河北省、北京市小麦叶锈菌相互作用研究初报[J]. 华北农学报, 1984, 1(4): 49-54. doi: 10.7668/hbnxb.1984.04.014.
0 / / 推荐 / 导出引用
链接本文: http://www.hbnxb.net/CN/10.7668/hbnxb.1984.04.014
http://www.hbnxb.net/CN/Y1984/V1/I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