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66年, 第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66-06-28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蓬勃开展,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和工农业生产建设新高潮的发展,一个由千百万农民群众参加的群众性的科学实验运动已经在我国广大农村出现。科学实验的范围,遍及农林牧副渔和农业八字宪法的各个方面。运动开展较好的地区,出现了广大农民群众钻研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热潮,大批农民科学技术人材正在成长。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中央积极开展以样板田为中心的农业科学实验运动的要求,我院大批研究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下楼出院,上山下乡,深入农村,大搞样板田。全院在平原水浇地、旱薄、洼碱、山地、丘陵、坝上等不同类型地区,共建立粽合性和专业性样板田五十八处,一年来,在各党、政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突出政治,依靠广大群众,运用先进经验和科学技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季良, 卢信聪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河北省山前平原褐土区以及城市郊区,一般生产条件优越,水肥充足,小麦的增产潜力很大,一些科学研究单位及先进的生产队能稳定地达到亩产600斤的水平,但是一般社、队生产水平仍在300—400斤左右。因此,对稳产高产的麦田从技术和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总结,明确高产小麦的生物学特点、高产所必需的生产条件,以及各个生育阶段的管理原理和关键技术,不仅对指导当前生产,把一般生产水平提高到600斤的高产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进一步的l造高产更高产也有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在总结群众组织的基础上,从1958年以来,即着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河北省旱地小麦产区,群众有用豆子、芝麻等作种肥的经验。近年来,为了节约粮食,在生产上已不再应用。多改为冬季盖粪或春季追肥。但因春季气候干旱,又无水源灌溉,肥分损失很大,增产效果不高。根据这一情况,研究以硫铵代替豆子、芝麻作种肥,对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是有重要意义的。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增施肥料是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尤其追施氮素化肥不仅增产显著,对于增加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改善品质更有突出的作用。目前我国氮素化肥的生产数量有很大增加。但是仍不能满足玉米生产的需要。因此,研究提高施用技术,经济利用现有的氮素化肥,是玉米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固题。我们从1954年开始,从施肥时期、深度、数量及次数等方面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证明,改进施用技术,确能提高肥效。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增粒是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除水分外,与增粒有关的主要条件是矿质营养,其中又以氮素为主。任何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迫切需要矿质营养的关键时期,因此除基肥外,及时追施速效性氮素化学肥料,对提高谷子单位面积成粒数增加产量有重要意义。
  • 王春儒, 王士魁, 郭兆祥, 李延邦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坝上地区位于北纬40°50’—42°20’,蒙古高原南沿。地势高亢,土地瘠薄,气候冷凉,干旱多风。年平均温度约2度。无霜期110天。绝对无霜期仅90天左右。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其中50%集中于7、8两月,历年春早严重。作物种类单一,主要是筱麦、春小麦、焉铃薯、亚鹿四种作物。
  • 明灿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元帅品种苹果在各地均有座果率低的表现。据对本所十三年生苹果树调查,百个花序座果数国光为156,倭锦为35.1,元帅仅6.2。为此,1965年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索其原因。(1)是否由于该品种授粉不良而引起座果率低的;(2)该品种丰产树与低产树的主枝角度有何不同,是否由于主枝角度小而引起座果率低的,(3)是否由于病菌威染花器官影响座果率低的。
  • 张文桂, 么永儒, 吴静渲, 戚宝奎, 刘乃芳, 娄树忠, 华在昌, 刘世儒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多穗高梁是一种分蘖性较强的作物。在一般条件下,单株分蘗数4—5个,单株成穗数2—3个,每亩产量五、六百斤,多者八、九百斤,甚至千斤左右。在肥水较好的条件下,增产潜力很大,是一种高产作物。1957年一经推广,就受到我省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重视,并在全省范围内广泛种植,到1959年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但在推广之初,由于对它的出苗和分孽特性不够了解,各地普i遍发生缺苗断墩现象,有的因缺苗过多而毁种,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多穗高粱的出苗问题l就成了当时增产的关键。
  • 舒甡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花生选种对保证苗齐、苗壮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习惯是在春季结合剥壳进行果选和粒选,选择果形整齐饱满、麻纹较深、色泽新鲜、果皮较薄的荚果,剥壳后将秕粒、破碎粒拣出,选留比较饱满整齐的种子播种。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氨水是一种新型氮素化学肥料,合氮量很高,一般炼焦回收的氨水合氮10—15%,合成氨生产的氨水含氮20%左右。制造氨水的工艺过程比较固体氮肥简单,因而成本低廉。据国内外的试验证明,肥效相当于等氮量的其它固体氮肥。但是氨水是碱性液体肥料,施肥技术又与固体氮肥不同,为了配合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有关地区农科所于1960年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进行了氨水肥效与施用技术拭输,井初步摸素了氨水的赊存技术。献输所用氨水均系化工部北京化工实翰厂的产品,含氮20%左右,以等氮量的硫酸按做为标准肥料进行比较。供献作物为各地的主要作物。氨水于作物需肥关键时期,加水稀释30倍,施于十厘米土层内。献瀚地点分布于我省南北各地,基本上能反应不同土壤气候特点。
  • 施贻谷, 刘廷印, 王泽兰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栽培适应性强、叶质好、产量高的桑树品种。为了给今后引种选种、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作了地方品种调查。
  • 孔玉珍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张家口坝下地区寒冷、干燥风大、土壤瘠薄,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农家品种具有抗寒,抗风,耐旱,耐瘠薄等优点,但抗虫力弱,高度感病,是其缺点。引用外地良种是获得抗病丰产良种的一项多快好省途径。当地群众有引种习惯,但由于引种方向不太明确,往往引入者多而成功者少。本文根据张家口地区农科所1963-1964两年谷子品种生态型联合试验结果及历年引种经验初初步提出谷子引种规律及本地区谷子引种适宜区域范围。
  • 张文桂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64年春我所从北京郊区和平公社引来3斤保加利亚豌豆种子。第一年在所外基点上试种,第二年除在基点上继续探讨套种方法外,并在所内进行了高倍繁殖。两年来的试种结果,看出保加利亚豌豆具有:成熟极早、秧棵极矮、结荚很密、品质很好等特点;与春玉米套种,对春玉米的生长发育毫无影响。
  •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花生是河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增产花生对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提高城乡人民物质生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多年以来,常由于收获不及时,晾晒不充分,以及保管不妥善等原因,各花生产区历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烂种现象,影响着种植计划的完成和产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固题,除从留种保种等方面进行研究外,我俩从1958年到1960年速擅进行了三年的晒种献墩a毅晒种与不晒种两个处理。种子质量各年度不同:1958年种子发芽率为6600, 1959年为70%, 1960年为98 %晒种区处理英果,每日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摊晒在席上,厚度不足2寸,连植晾晒3-4天,然后剥壳播种。
  • 霍守祥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源除带菌病薯外,还没有发现有其它来源。因此,消灭种薯上的病菌,是防治本病的一个重要途径。
  • 刘松臣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1964年我们在赵家窑大队进行了1605加赛力散混合拌种兼治病虫的示范,对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及禾谷类黑穗病等病虫效果良好,对作物没有药害,而且用费低廉,方法简便,并可节省饵料。1965年在姚家营公社进行了全面推广,总计拌小麦、玉米、高粱、谷、黍等种子51,196斤,防治面积为33, 223亩,占公该社应防治面积的87%,节省了饵料粮二万余斤。
  • 王忠义, 杨全义, 杨产昌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在甘薯苗床常发现不少花叶、皱缩叶病毒秧苗。1962年灵寿县北伍河大队苗床病毒秧苗率为1—1.5%;1963年冯家庄大队为2-2. 8 %, 1964年北霍营大队为2. 5-3.5% ,1965年十六个育苗床替有病毒秧苗,最多的病苗占5.8%。为了摸清病毒病对产量的影响及其传播途径,1965年我们在灵寿县北霍营大队作了比较献赚0结果,病苗的单株结薯块数、薯块大小和单位面积产$}替低于无病薯苗。病苗平均每株拮薯块3. 5个,无块重在半斤以上的大薯,块重三两至五两的中薯占65.7%,块重一两至三两的小薯占22.8 %,一两以下的无效薯占11.5%,亩产1,781斤,无病健苗平均每株结薯块3.3个,但块重,大薯占12.1,中薯占54.5%,小薯占24.2 %,无效小薯只9.2%,亩产2,305斤。病苗比健苗减产22.7%。
  • 肖振汉, 莫菊皋, 张凤舞
    摘要 ( ) HTML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套袋措施以防止各种果实病虫为害已有悠久历史。适合套袋的果实有桃、苹果和梨等。果实经过套袋后颜色鲜艳,磨伤减少,病虫轻,品质提高。关于鸭梨套纸袋问题,我们早在1957年就先后在昌黎后两山和深县西马庄等地进行过试验,均因受黄粉虫、康氏粉蚜等为害,而中途改喷药剂,未能检髓套袋的效果。目前由于治虫技术的普温开展,药剂供不应求。为了保住果,保好果,完成梨果出口和内销计划,我们和晋县、束鹿等地重点生产队的群众一道,重新进行鸭梨套袋试验。
新闻公告 更多
高影响力论文 更多
版权信息
二维码
  • 《华北农学报》官网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