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专区沿漳河、卫河、马颊河冀、鲁、豫交界一带(包括大名、临漳、魏县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二十七万亩,一般占总耕地面积30—50%。由于地势低洼,多盐碱地,秋冬地湿,气温偏暖,春季露重,气温回升也早,适合锈菌越冬越春,多年来形成小麦锈病的常发病区。群众反映,这里是"十年九锈","常年黄到腰,重年黄到梢",后期麦田往往是枯黄一片,辛勤劳动,收成很少。据调查,1959年至1965年七年间就有五年绣病发生流行,其中以1964年发病最重,一般减产30-,50%, 1960年及1963年减产也在20%以上,锈病成为当地小麦增产的一大障碍。